預習,即預先自學在課堂上教師將要講授的內容,是學生們為學習新課作好充分準備的認知過程。
跟我學物理網賈蘭華老師說:要使學生的學習變得更加有成效,就不能僅僅讓學生被動地聽從教師的指導,而是要讓學生自己承擔起學習的責任,在學習中掌握主動權和自主權,充分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,在自己發現問題的基礎上進行學習,且在學習的過程中跟所學內容、教師和同伴,以及自己進行對話。而這一切,都離不開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有所了解,即預習過程。
預習是縮差距的有效途徑。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水平、學習能力是不一樣的,因此學生的學習存在個別性和差異性,而這也直接或間接地導致了課堂教學中“優生”和“差生”的出現。而預習這個環節,既能夠消除個體差異的消極因素,發揮個體差異的積極因素。預習也可以讓學生之間不同的角度、感悟等進行對話,從而實現學生之間的互相補充、互相促進。
預習可以極大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。在沒有預習的情況下,學生對于新的學習內容是無知的,或者說學生對于自己原有知識與新的學習內容之間的聯系是無知的,因此,教學就成了有知的教師對無知的學生的傳授,這樣的教學中,學生是被動的。有了預習,學生會對新知識產生強烈的求知欲,并能大膽質疑,激發他們在預習過程中不斷地嘗試、摸索、積累、創新學習的途極與方法,并進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,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。
有效的可以培養學生交流能力。有了預習,學生對教材進行了提前的閱讀,對知識進行了提前的理解,便有了學生對于課堂學習內容不同的感受,不同的認知,以及不同的思維方式。通過預習,學生之間在課堂上有了更多可供討論、可供交流的主題和問題。預習,有利地促進了生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,使學生的學習成為了一個活撥主動的、富有個性的過程。
初中物理微課程,一本隨時想翻就翻,想學就學的初中物理字典,400段視頻,每個5-10分鐘,詮釋初中每一個知識點。